以前,习惯于与人争论,争论那些做工、硬件规格、性价比······。。。。。。的确,这些可能影响到用户体验的东西,是很多人选购数码产品都会参考的。但是,空谈这些,大多数的产品,真的只是看这些吗。针对不同的人群,自然有不同的见解和门道。时常看见一些打着小白、推荐、避坑等等关键词的文章,不说文章中某些内容正确与否,其观点的表述逻辑带有的很强的主观性,细想之后,emmm,极像曾经包括我在内的曾经的人的思路。暂且把它看作一种逻辑本性,又或是受了下图的某种曾经被带偏的习惯如今却稍显奇怪对比法影响?···。接触的观点多了,也不难理解某些用户群体。有些群体,他们重视的就是参数,无可厚非,没必要强加观点。当然,对大多数的用户而言,体验远比参数重要。ARM新的架构翻车,制程工艺进步缓慢等等还有一些明知但又不深知的原因,让新一代的旗舰芯片体验不佳,中端芯片8100竟然被很多人认为是综合最佳的芯片之一,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在被制裁下的菊厂的手机圈,好像也失去了那种你追我赶的斗志。果然,没有了麒麟斗龙,恶龙本性也暴露无疑。。。曾经被调侃一核有难九核围观的发哥被给予厚望。。。一骑绝尘的麒麟9000在2022年居然依旧能打,日常使用更是被冠以冰麒麟的名号,可以预见的是下一代本该……不得不说,受到上述影响但不限于以上影响的很多厂商们,在上半年的诚意属实不够,当然也能够理解,不管是去年的三个八还是今年改头换面的8根1,体验差,使用起来着实是有些烫手,下游厂商也是有苦说不出。粮厂造车,绿厂研芯,某厂调整,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也能够理解,反倒是蓝厂,本分一些,偷偷发力,80系列还算不错,可以看出都在改变刻板印象。最近也看到很多有关耀厂70series的爆料,那颗属于p50series的imx800终于重回大众视野,当年的1/1.18超大底,关键的技术迭代……怎么说呢,害。(原来某耀的IMX800并非前传IMX700迭代,而是IMX766小幅改进版本)
回看初定的想法和计划,很多东西没有达到预期。当然,不能否认专注度仍不够,被很多客观主观因素限制。幸好,整体方向仍处于可控之中。最近当然也了解了很多行业内的消极信息。怎么说呢,感触倒也有,毕竟业内很多不为人知的东西是外界很难想象的,也不包括有夸大的成分在里面。最近居然喜欢上了一句话:人生嘛,体验才是最重要的。确实,有时候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就是很好的了。没必要去过分的追求。
。。。。。。未完待续。

Last modification:June 2, 2022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